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小学语文课文:黛玉初进荣国府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2-05 17:19:18


有句话叫做:女不读红楼,少不读三国,因为这些著作写的太好了,让人读完之后走不出来,还沉浸在书中,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精心为各位老师准备的小学语文课文:黛玉初进荣国府教案,供各位老师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能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了解生词的意思。

3.运用所学方法,了解人物的性格。

4.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方法,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

教学准备

《红楼梦》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视剧《红楼梦》片段导入

大家知道刚才的这段影视出自什么电视剧呢?(《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你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生先谈,教师后补充相关知识。

《红楼梦》中写到的人物有四百多个,这些人物各具特色,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今天我们课本的选段中又给我们刻画了哪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呢?请看《黛玉初进荣国府》

二、浏览课文,说说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找出文章主要描写的人物

三、自学重点段落第5、6、7自然段

(一)1.出示思考题:王熙凤都说过些什么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

2.学生自学,在书上作记号。

3.小组范围内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二)1.出示思考题:王熙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小组内探究、讨论,并做记录。教师巡视。

3.小组内推举代表在全班发言。

(三)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揣摩人物性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再谈课文,想想从文中你了解到黛玉是个怎样的人。

四、自学课文第1、2、3、4自然段,在书上作记号

1.交流,你从这四段中又读出了什么?

2.播放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封建贵族的奢华,了解林黛玉的谨小慎微、冰雪聪明和王熙凤泼辣爽快、圆滑的性格。

五、推荐阅读:《红楼梦》第三回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于《红楼梦》了解甚少。

2、 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曹雪芹笔调老成,介于学生人生阅历不够,根据人物语言透析人物性格有些难度。

一、导入

同学们发现没有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课文都发生在哪一个季节里》(春季),今天我们药剂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江南春》,去领略一下江南的春天美景。

二、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你能读懂什么?

(作者杜牧他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2、学生读《江南春》

3、教师读诗。学生找出自己和老师读故事的不同(学生交流)

4、小结:

A、读古诗要注意停顿(板书)。我们可以怎么停呢?介绍最简单的读古诗方法2、2、2、1(板书)这样来停。

B、诗里包含着情感,所以你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5、指名读古诗(学生练习读诗句)

6、学生齐读,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哦。(学生按照平仄读诗)

7、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三、整体感知

1、你从这首诗里,看到哪些景物了?

(黄莺、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靠山而建的城、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佛教寺院、雨、村庄。)

(教师依次板书景物)

2、“千里”之外的景物能看见吗?“千里”之外的鸟鸣能听见吗?

(千里是虚指,它其实是一个虚数,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远。而“十里”呢,就非常确切,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

小结: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诗中写出了听觉,还有什么?

(视觉、幻觉、感觉。)

3、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教师伴读。)

过度: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什么了?

(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4、带着自己的感觉齐读课文。(学生读诗句)

5、是四百八十四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6、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佛寺的多,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学生读诗句)

7、再一次和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这首诗。(学生完整朗读,关键词句教师伴读。)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样美妙的春景,好像离我们很远,实际离我们又很近。老师找到了几张关于春天的照片。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如果你能够用到今天学的某句诗或者诗意,那就更好了。自己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轻声试说。)

(鲜花生机勃勃,非常茂盛。绿色依托着红色,红色衬托着绿色,美不胜收,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紫的花,红的花,衬托着绿色的叶子,让我忍不住地想起来今天学的一句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很有意思,其实古诗就是这样有趣。最后推荐一本书给大家,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与古诗教朋友》,愿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与古诗教朋友。

小学语文课文:黛玉初进荣国府教案的相关内容在这里我们学大专家已经全部呈现给大家了,感谢学大专家的精彩分享,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精彩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