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的由来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9-05 17:29:43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这其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大家了解,了解这些内容不但能够增长大家的见识,还能让我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座右铭的由来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关于“座右铭”一词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另一种说法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死了,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庙堂里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装酒的器皿。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液体装进一半就直立起来。这种酒具叫“欹(qī)器”。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欹器。孔子于是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好比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后来人们挂在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大多数人也不再用金属,而是使用书法条幅来代替了。
“座右铭”这个词一直用到今天,词义也扩大为“信条、准则、追求”等。如:“这种事我是不会过分计较的,‘淡泊名利’是我的座右铭”。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座右铭的由来,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百科知识,学大教育网拥有各类百科知识,欢迎大家查阅。
热门资讯
-
2019福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时间公布
2018-11-09 -
进入初二孩子会出现哪些常见问题
2018-11-09 -
关于做好2019年福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2018-11-06 -
2019年福建普通高考报名条件有关事项的政策解读
2018-10-26 -
2019年福建高考报名条件及随迁子女报名要求
2018-10-26 -
2019年中考复习时要做好四件事
2018-10-12 -
征集志愿的规则_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2018-10-11 -
高考征集志愿有哪些特点
2018-10-11 -
征求志愿有哪些优点_征求志愿有风险吗
2018-10-11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