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乱七八糟的由来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9-05 18:00:08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这其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大家了解,了解这些内容不但能够增长大家的见识,还能让我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乱七八糟的由来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件是西汉时的“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采纳宰相晁(cháo)错的意见,削弱了皇亲贵族和重臣们的封地,收归中央管理。王爷刘濞(bì)不甘心失去强大的权势,串通、勾结另外六个封国的王爷,于公元前154年,打着“诛晁错、清君侧”(诛:即杀;君侧:暗指皇帝身边的小人奸臣)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景帝为了避免战乱,使七王退兵,只好杀了晁错,但七王仍不肯退兵,景帝立即派周亚夫领兵平定了“七国之乱”。这就是“乱七”的由来。

另外一件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以来,把皇室弟子分封为诸侯王,享有各种特权。他死后,继位的惠帝无能,不会治理朝政,大权落在他外公杨骏的手里。而司马炎的妻子贾后不满杨骏大权独揽,便设计杀死了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惠帝。

但是,司马亮也实行专政。贾后不放心,密诏司马玮去除了司马亮。这样,接二连三地杀下去,宫廷里人心惶惶。当时负责戍(shù)守中央王朝的赵王司马伦,趁机发动政变,杀了贾后,又废了惠帝,然后自立为帝。司马伦的所为,引起了齐王司马冏(jiǒng)、成都王司马颖、河涧王司马颙(yóng)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起来杀死了司马伦,帮助惠帝恢复了帝位。后来,司马颙联合司马颖把司马冏杀掉了。东海王司马越得知,十分恼怒,发兵进宫一举把司马颖、司马颙都杀了,并毒死了惠帝,另立新帝,由他掌握朝中大权。这便是历史上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比“七国之乱”时间长更、规模更大,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深重,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西晋政权的统治力量,所以把它称为“八糟”。

后来,人们便将历史上的这两个事件联系起来,称之为“乱七八糟”,并作为成语流传下来。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乱七八糟的由来,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百科知识,学大教育网拥有各类百科知识,欢迎大家查阅。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